【組織訪談】說"自己"故事的力量-訪談美國組織「Sharing Our Story」

這次LLS線上訪談的組織是美國Sharing our story的Sally。

羅苡晅
Jul 16, 2021

Sharing Our Story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。透過舉辦不同的工作坊、故事分享交流,讓不同族群對彼此有更多的了解並釋出善意,並將故事做成影片,放到公眾討論,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每個議題背後各式各樣的故事,重視這些不同的議題,解開不同族群間的誤會,促進交流。

sharing our story logo (source:sharing our story)
sharing our story logo (source:sharing our story)

#同一個種族的矛盾

美國是個有許多的種族國家,常常一個社區會有多個族群,很多可以和平共處,但有時面臨社區成員結構改變就可能產生衝突,像是歧視、刻板印象等。因此Sharing Our Story開始執行許多不同希望族群間友善共處的專案。其中”Building the Bridges”是一個針對13–18歲青年的專案,目標是促進某社區的兩個族群互相了解,很特別的是這社區的兩個族群都是非裔族群,非裔難民與非裔美國人。

但在社區內,他們卻有很深的敵視及矛盾,因此Sharing Our Stories透過開設工作坊,邀請雙方各五位小朋友來參與,透過彼此獨立的故事分享,了解對方的背景並解開誤會。像是非裔難民可能遇過戰爭,非裔美國人可能遇到霸凌,雖然不是開心的經驗,但他們都有面對過暴力,找到相同點後,便會漸漸放下敵意,建立連結、分享經驗,也變成朋友解開對彼此的偏見。

除了這個專案,也會針對不同社區中不同的族群,但最終都希望可以透過工作坊,解開不同族群間的誤會,增加鄰里之間的交流。

#說一個”自己”的故事 “tell an individual story, a story about you ”

“Sharing is very helpful.” Sally這麼告訴我們。Sally說他們的工作坊都小小的,不會超過十個人,因為這樣可以更放心(故事不被外流),也可以更深入交流。工作坊前也會事先請他們帶一個自己物品,當天大家會坐成一個圈,輪流分享一個關於帶來物品與他自己的故事。

說故事可以讓分享者練習表達、溝通、了解自己,聽者則可以透過分享者的故事,發現面對同樣事情時還有甚麼技巧或方式來面對,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發現彼此都有一些相似的經歷,我們都不孤單。

除了分享,他們也會邀請參加的小孩將他們約3–4分鐘的故事變成短短的影片,在活動結束後放到網路上進行公眾討論,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些獨立的故事,了解每個議題背後其實海有很多不一樣故事的溫度,更分享他們之前的公眾討論最多有達到2000人。

一個白人妹妹報著一個皮膚比較黑的弟弟。感情很好,很像一對姐弟,但不同族群。
Sharing Our Story 致力於說故事促進族群融合。

#我們並不孤單” We are not alone.” #亞裔專案

「會不會有人沒有故事可以說?」我們這麼問,Sally吃驚地看著我們,「每個人都有故事,他可以是任何東西,可以是一段感情、一個動作或是一隻小狗,每個人都有故事。」說完這句話,Sally若有所思,分享即將執行的亞裔專案。

近期美國開始有許多反亞裔的言語、肢體攻擊,在疫情爆發後尤其嚴重,因此他們與一位亞洲的教授合作,希望了解一些亞裔學生的想法。那時教授約一些亞裔學生談,很多都表示有遭受反亞裔的言論或是暴行,但是卻從來沒講過。教授也告訴Sally,亞洲教育比較不太會講”自己”的故事,群體想法好像比個體想法更重要。他們也訪問一些社區,發現有73%的亞裔居民表示有遇過種族歧視卻沒有說出來過,所以沒有人知道問題的嚴重性,這讓Sally及許多美國人都十分吃驚。Sally跟教授也因此認為,有人開始願意談論,讓更多人知道很多人有相同經驗,彼此不孤單,而勇敢說出來,是非常重要的議題。她告訴我們在美國大概在小學二到四年級就會學習寫回憶錄,但亞洲教育好像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故事,也推薦我們看一本韓裔作家的書minor feelings,或是節目This American Life來了解更多相關議題。

#連結是解開誤會的鑰匙

「那面對第一次見面或是比較害羞的小孩,應該如何引導他們說自己的故事?」Sally認為最重要是要幫彼此建立連結,但一開始很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提早準備,並告訴他們參與的益處。像是面對害羞的小孩,可以事先告知要說一個自己的故事,不要當天突然告訴他們。另外一個更簡單可以開始說故事的方式是藉由物品來做媒介,帶東西除了更好發揮,更重要是東西與你的回憶是只有你有的,同時也可以讓人更認識你。另外,當有人開始說話,大家產生一些連結,覺得不孤單後,更願意分享感受。開始分享後,接下來是建立連結,像是沒有壓力的圍圈分享,或是透過食物交流,邀請每個人準備一道菜,現場一起分享。「Everybody likes food.」Sally笑著說。

很多來自不同種組的人,把手搭起來,有很團結的感覺。
每個議題都是由許多獨一無二的故事所組成。

面對美國前陣子比較危險的疫情,Sally說除了保留一些維持社交距離、帶口罩的小諮詢,他們投入更多線上資源,像是如何使用電腦做影片,或是如何透過300–400字的文章寫出好故事,挑選重點以及如何表達拍出一個好故事等。後因時間的關係,便開心結束這次的訪談。

整個過程可以感受到Sally故事的力量,很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獨特性及讓彼此感覺不孤單。也覺得這是目前台灣教育常遇到的問題,像是大學時可能對未來迷茫、對科系沒興趣,但我們很長會覺得只有我有這個問題,或是不知道跟誰說、擔心別人的眼光,甚至不知道如何表達這種情緒。幸好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願意尋求心理協助,也有更多人開始願意分享,讓彼此知道「我們並不孤單」。

(因為是英文訪談,擔心有些會錯意,若有任何錯誤,敬請指教,謝謝!)

更多【組織訪談】

--

--

羅苡晅

成大統計學生,新手撰寫,喜歡聽故事,嘗試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故事。 | 人物專訪 | 組織訪談 | 環境議題 | 講座分享 | 旅遊小記 |